618的包裹,大家都收到了吧~大家在拆包裹的同時,有沒有留意過——
你們的包裹是被填得滿滿當當?
還是空空蕩蕩?
從小編的幾個包裹來看,還是塞得滿比較多!
相信每個剁手黨以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:明明只買了些小東西,卻用了好大一個箱子來包裝。過度包裝,真的是太浪費、也太不環(huán)保啦。現(xiàn)在一個箱子被塞的滿滿當當,大家是不是會感嘆,打包員的腦子怎么這么靈光,怎么就算得這么精準?
這些包裝利用率問題,其實可以轉(zhuǎn)化成一道數(shù)學(xué)應(yīng)用題——
# 問:小明購買了1袋貓糧、2包秘制無骨鳳爪、3盒凍干藤椒豚骨面,倉庫小哥哥該用多大的盒子打包最合適?
# 解:把商品近似地看成長方體, 然后用計算機把長方體往盒子里一頓猛塞:
第一步,用三維空間坐標表示商品在箱子中的位置
第二步,利用加法和乘法,建立三維裝箱問題的模型
第三步,求解
第四步,求出最優(yōu)解
不過我相信您一定看出問題來了,上面的模型其實只存在于理論當中,真正的倉庫打包員,怎么可能在打包之前還要進行這么復(fù)雜的計算?!實際情況是,倉庫打包員打包,基本上是在瞬間就得出結(jié)果的;而且這個模型只能求解5個商品(SKU)。換句話說,如果小明買了6件商品,模型就崩潰了。
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。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來計算:
第一步:把三維裝箱問題(問題A)看成圖上的搜索問題(問題B);
第二步:求解搜索問題;
第三步:把搜索問題的解法,映射回原問題A的解。
這個解法可以計算10件商品數(shù)量。不過,消費者買了11個商品怎么辦?
別擔心算法還可以改進,比如,為了彌補前兩個算法計算耗時長的問題,我們再換一個又換了個思路——
這套系統(tǒng)有個專業(yè)名字——包材推薦系統(tǒng),是網(wǎng)易嚴選的決策系統(tǒng)之一。
在它的支持下,海量包裹裝箱和裝袋會變得極為高效。隨著算法的迭代,用戶體驗也變得更好了。
包材推薦系統(tǒng)實際使用場景
當然啦,在實際中,商品的形狀及屬性并不是理想的長方體。比如,衣服是柔軟的、垃圾桶是中空的、電蚊拍的形狀是不規(guī)則的……這些問題都給包材算法推薦帶來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
不過,見識過上面的算法進化過程,相信您也不會太過擔心。魔鬼藏在細節(jié)里。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,每一個小小的產(chǎn)品改進背后,都藏著網(wǎng)易小哥哥小姐姐們的心血。
本文參考 / 網(wǎng)易
參展咨詢
高飛 先生
手機:+86 139 1883 0622
郵箱:davidgao@msuccessgroup.com
張海洋 先生
手機:+86 185 1650 0314
郵箱:hiyo@msuccessgroup.com
李鵬 先生
手機:+86 133 1002 9596
郵箱:charlieli@msuccessgroup.com
參觀聯(lián)系
周清云 女士
手機:+86 158 2164 0495
郵箱:cloudzhou@msuccessgroup.com
長按二維碼 即刻預(yù)登記
立省50元現(xiàn)場門票!
點擊文末“閱讀原文”
也可進入觀眾預(yù)登記哦
想隨時隨地獲得行業(yè)資訊?
想和行業(yè)小伙伴談天說地?
沒問題!
長按下方二維碼
添加「參觀管家」
拉您入群開聊!
↓↓↓↓↓
官網(wǎng):mercury-signs.com
前往“發(fā)現(xiàn)”-“看一看”瀏覽“朋友在看”